民國52年我進入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就讀,從此與世新結了不解之緣,我讀公共關係科,在校成績中上,當過副班長,入校前兩年喜歡打籃球,其𢓭參加合唱團,加入圍棋社,小世界發行後邀稿,我也在小世界多次投稿,這些不經意的動作,居然與我的事業起步,發揮了作用。
我服兵役很幸運,是預官同學夢寐以求的憲兵軍官,分發至陸軍總司令部,擔任排長,陸軍總部當時在現中正紀念堂,當少尉排長是要帶兵的,我們一連有四個排長,因此每月有一週為值星官,當值星官就是執行連長,全連官兵130餘人,要聽你的命令如:早、晚點名,出操、運動等,如遇到夜行軍,從準備,旅途安全,到要費心指揮與安排,十分辛苦。
民國58年退伍後決定報考記者,目標中國時報結果錄取,58年9月1日記者節,我獨自南下嘉義縣朴子鎮,當一位鄉鎮記者,試用兩個月,月薪1000元,兩個月後獲聘正式,起薪1200元。鄉鎮當然沒有大新聞,但用心還是能挖到好新聞,有一天我行至鎮公所對面一間小書店,一位年輕人與我攀談,得知書店是他家的,父親因在嘉義縣教育任職,所以他們的書本、文具得以賣至各國小,當天他要去東石鄉,我喜出望外,坐他的機車,大約15公里後到一所靠海邊的網寮村,到了一所靠海邊的網寮國小,他去忙業務,我則到學校各處看看,走到一間教室,我大吃一驚,觸目驚心的是,全部同學在水中上課,因為校舍蓋在海邊,且是平房沒打地基,簡單水泥一鋪,海水滲透至教室內有三、四公分,同學帶報紙鋪在地上也是濕的,而且教室居然沒有課桌椅,同學是坐或爬在水中,講台約10公分,就是他們的書桌,同學圍在講台四周,或跪或趴在地上寫字,幸虧當天我帶了照相機,將圖文並茂發至報社,翌日以顯著地位刊登,數月我再去該校,發現新聞發生了效果,縣政府撥專款,為學校添了學生課桌椅。
鄉鎮的生活點滴也是讀者愛看的新聞,一日鎮民代表大會,鎮長做完施政報告,要接受代表們質詢,鎮公所為討好,買了許多檳榔,分發代表享用,代表們享用之餘,含著滿口紅色檳榔汁,口吐「狂言」斥責鎮長,剛好是「血口噴人」,報社也顯著刊登,當地報份迅速增加,在朴子才做4個月,又加薪400元,調升至嘉義縣政府,在嘉義做了8個月,被調至彰化員林鎮,主任告訴員林是彰化第二大都市,許多縣級單位是在員林,如縣地院、地檢署、縣車管局、水利會等在員林,所以需要獨當一面的記者,我當然服從前往,在員林做了4個月記者,因為機緣,我被調升至中興新村成為採訪台灣省政府、省議會記者,中興新村記者為台北採訪組直接管轄的,所有稿件都是全省見報。我在省府做了三年記者,表現很精彩。
🔺️民國61年5月下旬,各報一版頭條新聞,行政院長嚴家淦堅辭院長,由蔣經國副院長升任院長,蔣組閣固然為大新聞,但對我這個省政記者而言更震驚的則是省議長謝東閔接省主席,更是台灣破天慌的大事,台灣省幾乎就是中華民國全部,為了穩定台灣政局,前幾任省主席如:周至柔、彭孟輯、黃杰、陳大慶都是國軍上將出任,謝東閔以本省人接省主席更是大事,也開創了本省人接棒主持台灣政務的啟蒙,我警覺到省政府一定改組,如何採訪這條大新聞?我冷靜思考,找尋有可能提供我這條獨家大新聞的對象,幾輪篩選後,將採訪對象鎖定省議會副議長蔡鴻文,原因是蔡與謝關係很好,再則以當時省議會的生態,最有可能接議長就是蔡鴻文,在省府與議會和諧的前提下,主席有可能將改組成員告訴議長,想好人選,選擇晚上8時去拜訪,結果開門的中年人告訴我他父親去美國了,在下周一才返台,我有點失望,但依然遞上名片,並告之我來採訪的目的,請他勿必轉告,周一傍晚果然蔡議長大公子電話,周二早上10點在議會副議長辦公室接見我,周二10時準時到副議長辦公室,在寒暄後直奔主題,蔡議長告訴我的省府新任廳處長人選,憑常識與經驗都是猜不到的人選,包括:建設廳長由南投縣長林洋港接任、民政廳長由桃園縣長許新枝、彰化縣長陳時英接社會處長、財政廳長由台北市財局長鍾時益接任,告辭後我急忙打電話給台北採訪主任,主任聽後叫我盡快發傳真至報社,周三中國時報一版頭題獨家新聞台灣省政府改組,當天早上9點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此人事案,人員全對,周四行政院會也照案通過。
另外,如省府與中央合編幾10億推展小康計劃,以及省府建議修改財政收支劃化法等,我都取得獨家,我採訪很勤快,省議會開大會我固然全天作鎮,平日則一大早坐公路局巴士,由台中到南投草屯省府採訪,也經常得到許多好消息。
民國63年我結婚請調回台北採訪組工作,我的目標是採訪台北市政府或議會,如此駕輕就熟,結果探訪主任將已經董事長余紀忠批准的簽呈給我看,余老闆批准我去採訪總統府、行政院、國民黨中央黨部新聞,當時沒有民進黨,這三個單位是國內最高黨政機關,對我來說壓力很大,當時與我同時採訪的同事如江春男、周天瑞、王杏慶、陳哲明等,都是政大、台大高材生。所幸我採訪依然很傑出,不負採訪主任向老闆的推薦。
64年春節之後,蔣院長在行政院會中指示,禁止韓國的「統一教」,在國內傳播,並對新的一年財經發展做了指示,以及對春節值勤的軍公教警人員感謝,這三條新聞分別在中國時報的一、二、三版頭題刊登。統一教被禁的獨家新聞見報後,蔣經國在翌周的院會中很不高興,表示他是對閣員的講話,怎麼見報了,原來我國保障人權、宗教自由,政府希望禁止宗教一事,去默默做即可,不要張揚;事後證明政府的決定是正確的,韓國總統朴槿惠因為與閨蜜的統一教而下台,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被刺,兇手的母親將家中的錢捐給統一教又轉給自民黨作政治獻金,因而生恨。
採訪行政院那幾年新聞,最大的感受是蔣經國真的親民愛民,每周六、周日下鄉,帶領省主席及相關部會首長了解民情,即時交辦,對國家前途也有長遠規劃,例如推動10大建設,興建新竹科學園區,創建台積電等科技企業,同時領先全球實施全民健保,推動勞動基準法造福農工團體,將政權平順的移交省籍精英,所以政壇才有「崔苔菁」一說(台籍、能說會道、年青)。
🔺️回憶採訪政治新聞,我成為中華民國的記者唯一一位從鄉鎭基層,再到省政府,最後採訪到行政院、總統府最高行政機關,是空前,也是絕後,因為台灣省政府被廢之後,再無省政記者。我採訪過嚴家淦、蔣經國、李登輝三位總統,尤其在採訪嚴總統之後,袐書長鄭彥棻特別單獨邀請我參觀蔣中正故總統的辦公室,嗣後並請我至鄭祕書長家宴,至感榮幸。我也成為唯一的記者,進入總統辦公室、行政院副祕書長辦公室(隔壁是蔣院長辦公室)、以及國民黨拆遷前,紅色木造場所前樓總裁辦公及中常委開會的場所。
🔺️民國66年一個機緣,採訪主任看我經常請教跑財政金融的記者,就建議我去財經要聞組跑新聞,我欣然同意,這也改變了一生發展軌跡。我開始採訪証管會、國貿局的新聞,67年工商時報成立,我從中時調至工時擔任証券新聞組主任,除了繼續跑新聞外,我還要花大部份心力去帶領全組發揮統合戰力,在做好編輯部工作外,還要配合廣告部、發行部的業務要求。我是新聞記者中,第一個在家中裝PC的,當時相容的PC 286 bits剛上市,我就買了一台,當時運算速度很慢,輸入資料後,按𨫡要一、二分鐘才出結果,我又買了Lotus123軟件,然後買書學習將一些技術指標的運算公式輸入電腦,如:平均線、RSI~MACD、寶塔線等,作為我對行情的硏判。
有了PC對我的行情硏判,確實幫助很大,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後,台灣股市一直處在低迷狀態,加權指數都在400點以下,1979年1月美台斷交後,行情更是大跌,相對強弱指教(RSI)周線一直在20 -10之間徘徊,成為極度超賣的異常形象,顯示投資人滿手現金而無股票,我將此現象用電腦將圖形並配合文章,深入淺出告訴投資人,股票連續上揚;新台幣匯率由40兌1美元向25: 1的時刻,熱錢不斷流入,股市也不斷上揚,當然看壞股市的投資人也不少,行情起伏很大,主管機關也擔心,我請教專家得出結論是「錢多股少」,我立刻找近年的貨幣供額M1,M2的資料製作圖表,再將証券交易所上市的家數,一併加以分析,因為圖文並茂,有憑有據,翌日股市連續大漲,1986年10月指數突破1000點,這是台灣花了20年,才從100點升至1000點,但隨後的熱錢湧入,M2大幅增加,指數在1990年2月達到12682點最高潮三年半的時間,指數狂漲12.68倍。
我因為投資着重中長期,加之懂得注意風險,所以在股海中平順渡過。1988年1月蔣經國去世,當天股市大跌,但隨後副總統李登輝順利接任,下半場股市開始大漲,我知道開放式基金是以前一天的收盤價,計算淨值,當天下午去基金公司買了200張基金,沒想到1989 年9 月24日,當天財政部長郭婉容宣布開徵証券交易所得稅,股市開始大跌,連續19天跌停板,投資人損失慘重,我看情況不對,立即前往基金公司以9月23日的淨值將200張基金賣出,當時証管會為了抑止股市上漲,已經將融資保証金自備款提升至80 %,即使這樣連跌19天,也面臨追繳保証金的險境,否則就會被「斷頭」,最慘的投資人是拿房貸款,買股票融資,加倍槓桿,造成股票,房子都沒了。我因提前還了貸款,躲過一劫。
🔺️做了10年的証券新聞組主任,我向報社請辭,報社將我升至副總編輯,但要求我繼續寫我的一周股市展望專欄,因此我必須與市場的大戶或証券公司主管連繫,以了解市場動態,民國78年10月一天,我打電話給寶來証券公司總經理白文正,詢問巿場動態,白總約我翌日中午至來來大飯店的頂樓會員俱樂部午餐,我應約前往,席間他開口請我擔任新籌設的寶湖證券公司,以及寶來証券投顧公司董事長,我嗣後與家人商量後答應了這個邀請。
嗣後我在寶來集團擔任了寶來證券投信、寶碩財務科技公司的董事長。在寶來投信期間我們發行國內第一檔美台雙利基金,將募集的資金一半投資投資美國,-半留在台灣,美股的保管銀行請道富銀行(State Street Bank & Trust Co.),這家銀行就是美國第一家以S&P500指數為基準,發行SPDA ETF的銀行,寶來投信與道富銀行合作,經其授權發行了台灣第一檔ETF,取名台灣卓越50 ETF(0050),大獲成功,上市不久就迎來一個大客戶國安基金,在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,股票大跌,政府被迫成立國安基金穩定股市,金額多達超過500多億元,政局穩定復,股市上揚後,國安基金準備退場,但只要賣出資料就會顯示國安基金在出貨,股市立即大跌,0050 ETF成立後,國安基金順利將四、五百億元的股票轉為ETF,安靜平順的將持股出脫。寶來與元大投信合併後,0050 ETF依然表現優異,受益人數多達145萬人以上,基金規模達7000億元,成為台灣ETF市場的亮點。
我發覺ETF是很好的金融產品,我就一魚三吃,一買投信公司股票,二直接投資ETF,三在攻讀企管博士(DBA)時,以大中華區的ETF市場比較分析與展望,為論文題目,順利得到學位。
我也願意與大家分享,所以在學校、社會、政府機關去做演講,幫助不懂投資的大眾,如何利用最簡易的ETF基金致富。
1994年全家移民至加拿大,我每季要往返台加一趟,有次在溫哥華機場遇到宏福集團董事長陳政忠,當時他已擁有証券、票券及建設公司,並買下自立早報、晚報,還想籌設銀行及保險公司,剛好需要一個又懂証券,又懂報社的能手幫助他,而我的工作經驗剛好兩者兼具,於是邀請我擔任證券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,自立報系則擔任執行常董兼社長,我每天上午八點進証券公司,忙到下午四點去報社,晚上十點半回家,在我的努力下証券成為該集團最賺錢的公司,年終獎金還發兩個月;在報社自立早報當時是發行8大張,我將前4張集中政治、社會及影劇新聞,另4大張則改為自立財經,加強証券金融、產業經濟新聞,結果報份及廣告明顯成長,然而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,將宏福集團吹垮了,原因是集團急速擴張借款達180億元,當時10%利息,公司不賺不賠一年18億元就沒了,加上網路興起,整個報業一厥不振,自立報系也走入歷史。
我在民國64、65年已經是校友會的理事與常務理事,但工作太忙,也就很少參與校友活動,2005年我移居上海投資做藥房生意,陸續開了四家店。在滬期間遵照成嘉玲董事長指示,在2009年1月成立上海世新校友會,目前上海校友會成為全球人員最多,也最有活動力的分會;在總會邀請下,我又創建了「銀髮養生與理財委員會」擔任主任委員,服務社友及同學。
我今年80歲了,對學校做點貢獻,能夠與校友、同學們渡過餘年,人生一大快事。